快眼看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十五章 潜规则(第1页)

郭琳这几天特别兴奋,每天早早地来到办公室,第一件事就去收发室拿《南方群众日报》。

可前三天专版上的那几篇文章不但没有她写的百把字的文头,连她写的一句话也没有,失望之余,她怀疑苏宝林做了手脚,没有将她所写的文头一起送上去。

今天她照例早早地拿来了《南方群众日报》,认真地看了一遍专版上的文章,还是没有她的只字片言,不禁在心里暗暗地咒骂着苏宝林。

她不相信蒋副书记会管这种小事,更不相信夏青会毫不留情地删掉她的文字。

郭琳十八岁起,就是南方省京剧团台柱子,在京剧《红灯记》中演李铁梅,是当之无愧的一号,而夏青则是京剧团的团长兼支部书记。

二人的关系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,还有那种天知、地知、双方更明白的暧昧存在于他俩之间,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潜规则。

粉碎“四人帮”

后,蒋立秋顺利复出,当上了南方省委副书记,夏青就通过其姑父的关系,调到了省委宣传部任三处处长。

不久,《红灯记》中的李铁梅和“四人帮”

一样不再有人理会。

郭琳无奈,只得求助于夏青的关系,帮忙调到了省委宣传部,在三处重新当上了夏青的专职花瓶。

如今她已经二十五岁了,除了会唱几句京剧外,其它一事无成。

何况她这个特殊时代的高中生,还不如老三届的初中生,在文字方面也只能写几句大批判式的文章应应景。

所以她对这次进入省委写作班子很是看重,希望能留几段文字见诸于报刊,以满足她好高骛远的心理。

这天王小波也来得比较早,见郭琳看过报纸后的那种失落感,也明白了这么回事,不禁心里暗叫一声惭愧。

并看了一眼在一旁打扫卫生的苏宝林,苏宝林会意地点点头,拿起两把热水瓶出门去打开水,王小波也赶紧拿起剩余的两把热水瓶跟了出去。

苏宝林老婆带着儿子在县里教书。

省城里只他孤身一人,无所事事,便每天早早地来上班,顺便抹桌子、扫地打扫卫生。

他是忠厚人,也见到了郭琳的那种失落感,很不是滋味。

这几天他都把郭琳的文头部分作了些润色,送给夏处长审批,可每次都被毫不留情地枪毙了,他也无奈,终不可能代笔,那也没有成就感啊。

文章又不能具名,二个小组用得都是统一的笔名,苏宝林感觉无从帮忙。

王小波紧跟几步,小声地和苏宝林说道:“苏科长,上次我也是出出气,不想倒吊起了她胃口,怎么办好啊,你帮忙出出主意。”

“啊,小王,我也没有办法啊,她写的那文头我虽然作了一些润色,但还是不入夏处长的法眼啊。

昨天,我还向夏处挑明这是郭琳所写,是否照顾一下她的自尊,不想被他臭骂了一顿,还问我前途重要还是自尊重要?”

苏宝林无可奈何地说道。

“是不是可以我们来写,用她的名字发表?”

王小波问道。

“不行!

这是省委的决定,不能坏了规矩。”

苏宝林断然拒绝后,又以教训的口吻说道:“小王啊,你以后步入仕途,千万要注意不能因为个人面子而坏了规矩,这是官场大忌啊。”

“哦,我明白,可想想郭琳那样子,啊——。”

王小波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
苏宝林也感叹道:“是呀,这郭琳也曾经辉煌过,她主演的李铁梅曾经大红大紫,所以现在的失落感就更加强烈。”

王小波眼前一亮,急忙问道:“她真的演过李铁梅?而且还名气很响亮?”

“不错啊,怎么了?”

苏宝林奇怪地问道。

“我们不妨以她主演过李铁梅的身份来谈八个样板戏的兴衰,说明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,必须经过实践的千锤百炼和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的检验才能得出,不能以长官意志来决定人民群众的喜好。

这样就不能不以她个人的名义来发表了。”

王小波有点兴奋。

本月排行榜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