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眼看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6部分(第2页)

轻轻拥抱一下,心中好暖。

三明说:“我调了5天休假,加上周末,天天陪你!”

“好啊,正好让我多看看这里。”

朋友就是朋友,不管分别多久!

谈谈工作,叙叙家常,女人和女人之间,总有说不完的话题。

三明拿出当年那张合影,看到旧时模样,给我一个意外惊喜。

如今的三明沉稳干练,在市科技局负责农业科技项目管理,工作卓有成效。

我们从照片说到现实,从过去说到现在,会也不想去开了,考察也不参加了,我们要拥有自己的时间。

会议结束,代表们奔了黄山。

我和三明整装出发,就像当年去看南京长江大桥,我们一段一段地乘火车,换汽车。

先到蚌埠,我在安徽生活过的另一个城市。

外祖父工作过的安徽商学院,现已更名安徽财经大学,据说在当地招生十分火爆。

学校建了新校区,旧址变为成人教育学院和宿舍区。

当年住过的小楼已被拆成废墟,问及一位老人,居然记得当年任院长的外祖父,说那是一位很好的老人。

离学校不及1公里,便是我国南北之界淮河,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地方。

2006年建成的淮河大堤延展宽阔,堤内是花红柳绿的滨河公园,堤外是种了小麦的河滩。

当年只有两条大马路的小城如今热闹繁华。

为了让我多看几个地方,三明把自助游安排得像80天环游地球一样紧凑。

观赏了巢湖风光,领略了银屏山美景,逛龙川,游婺源,从江淮之间到长江以南;从山清水秀的皖南到郁郁葱葱的赣北,江南春色尽收眼底。

一路上,三明车票、门票全包,对我更是照顾有加。

最让我高兴的是,三明还联系到七、八位小学同学和一位班主任老师。

还有从深圳赶回来的“同桌的你”

,当年的小淘气俨然变为成功的企业家。

虽然四十多年未见,但同学都是安大子弟,父母多为同事,诸多人、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大家很快热聊起来,相约待到老师七十大寿时再聚会!

一周匆匆,分手时,三明把那张合影送给了我。

她说:“我已经把它保存了四十五年,现在送给你,由你来继续保存。”

友谊是人类文明的需要。

一个朋友代表着一段经历的见证。

一生中能结交三明这样的朋友,我真的好幸运。

我为什么下乡(1)

前些日子,为了响应某个知青网站的征文,我开始反思当年主动报名下乡的动机。

然而,三十八年前经历的事情,已经和逝去的时光黏连在了一起,如果一定要回忆,就得像外科医生一样,用一把锋利的柳叶刀,将它一点一点、小心地从无痕的岁月中剥离出来。

本月排行榜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