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眼看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33部分(第1页)

民间编了一个歌谣说:“李特尚可,罗尚杀我。”

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,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,围攻李特。

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,战败牺牲。

他的儿子李雄继续率领流民战斗。

公元304年,李雄自立为成都王。

过了两年,又自称皇帝,国号大成。

后来到李雄侄儿李寿在位时,改国号为汉。

所以历史上又称“成汉”

匈奴人称汉帝

在李雄在成都称王的同一年(公元304年),北方的匈奴贵族刘渊也反晋独立,自称汉王。

自从西汉末年起,有一部分匈奴人分散居住在北方边远郡县,他们和汉族人相处久了,接受了汉族的文化。

匈奴贵族认为上代多次跟汉朝和亲,是汉朝皇室的亲戚,后来就改用汉皇帝的姓——刘。

曹操统一北方后,把匈奴三万个部落分为五个部,每个部都设部帅,匈奴贵族刘豹是其中一部的部帅。

刘渊是刘豹的儿子,从小读了许多汉族人的书,力气大,武艺高,能够拉三百斤重的大弓。

刘豹死后,刘渊继承他父亲的职位。

后来,在西晋的成都王司马颖(八王之一)部下当将军,留在邺城,专管五部匈奴军队。

八王混战开始后,匈奴部落里一些贵族们在左国城(今山西离石北)开会商量。

有个老年贵族说:“我们匈奴从汉朝开始跟汉人结为兄弟。

经过魏、晋两个朝代,匈奴单于后代虽然有封号,却没有自己的尺寸土地,跟一般百姓没有什么两样。

现在晋朝发生内乱,自相残杀。

这正是我们匈奴人恢复地位的好时机啊!”

大家都觉得他的主意对,叫谁来带头呢?大家一议论,认为刘渊有才能,威望高,推他当单于挺合适。

贵族们派个使者到邺城,把大伙儿的意思告诉刘渊,请他回来。

刘渊很高兴,就借口要回匈奴葬自己的父亲,向司马颖请假。

司马颖不同意,刘渊只好让使者先回去,并且要五部匈奴集结兵力,向南移动。

后来,晋朝的并州刺史司马腾、将军王浚联络鲜卑贵族攻打司马颖,司马颖失败了,逃往洛阳。

刘渊向司马颖要求回去带匈奴兵马来助战,司马颖才让他走了。

公元304年,刘渊回到左国城,大伙儿拥戴他做大单于。

他集中了五万人马,亲自率领南下,帮助晋军攻打鲜卑兵。

有人问他,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把晋朝灭掉,反倒去帮助晋军呢?

刘渊说:“要灭掉晋朝,还不是像摧枯拉朽一样容易,但是晋朝的百姓未必会向着我们。

我看汉朝立国的年代最长,在百姓中影响大。

我们的上代又是汉朝皇室的兄弟。

现在汉朝亡了,我们用继承汉朝的名义,也许可以得民心。”

大家听了,觉得是一个好主意。

本月排行榜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