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眼看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09章 游 玩(第1页)

李剑生和万菊香在住地将水壶灌满水,用书包装上中午吃的干粮,一左一右地背在身上,买了一份北京地图,就直接去了颐和园。

他们乘车到达颐和园时,差不多已经是中午十二点钟了,他们从南如意门进了园子,往万寿山上走去。

从湖岸直到山顶,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,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。

这组大建筑群器宇轩昂,成为整个前山和昆明湖的构图中心,镶嵌在葱茏的苍松翠柏之中,用以烘托端庄、典丽的中央建筑群。

从万寿山俯览昆明湖,只见湖山联属,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。

这里的湖、山、岛、堤及其上的建筑,配合着园外的借景,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、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。

前山接近园的正门和帝、后的寝宫,游览往返比较方便,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,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。

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。

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,

后湖的河道蜿蜒于万寿山北坡即后山的山麓,造园匠师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,在北岸堆筑假山障隔宫墙,并与南岸的真山脉络相配合而造成两山夹一水的地貌。

河道的水面有宽有窄,时收时放,泛舟后湖给人以山复水回、柳暗花明之趣,成为园内一处出色的幽静水景。

后山的景观与前山迥然不同,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,林木蓊郁,山道弯曲,景色幽邃。

除中部的佛寺“须弥灵境”

外,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,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。

它们或踞山头,或倚山坡,或临水面,均能随地貌而灵活布置。

后湖中段两岸,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“买卖街”

遗址。

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,其余都残缺不全,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。

参观完万寿山雄伟的建筑群后,李剑生和万菊花又去参观了颐和园内的其它景点。

当他们来到了西堤时,已经是旁晚时分了。

他们挑了个湖边树荫下的石凳上坐下,二人边吃着带来的干粮,一边观看着湖上的美景。

西堤一带碧波垂柳,自然景色开阔,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,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。

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,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,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。

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。

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,掩映潋滟水光,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。

望着夕阳西下的美好景色,万菊香靠在李剑生精壮身躯上,发出由衷地感叹:“啊,多美的昆明湖呀!”

本月排行榜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